⒈ 膽小怕事;怯懦。
例臨戰(zhàn)恇怯,貽誤戎機(jī)。
英timid and overcautious;
⒈ 懦弱,膽怯。
引《后漢書(shū)·袁紹傳》:“馥 素性恇怯,因然其計(jì)。”
《三國(guó)志·魏志·董卓傳》“其后 輔 營(yíng)兵有夜叛出者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《魏書(shū)》:“輔 恇怯失守,不能自安,常把辟兵符,以鈇鑕致其旁,欲以自彊。”
《隋書(shū)·虞世基傳》:“卿是書(shū)生,定猶恇怯。”
⒈ 畏縮害怕。
引《宋書(shū)·卷四四·謝晦傳》:「登之恇怯,使小將陳祐作大囊,貯茅數(shù)千斛,縣于颿墻,云可以焚艦,用火宜須晴,以緩戰(zhàn)期。」
唐·柳宗元〈寄許京兆孟容書(shū)〉:「今以恇怯淟涊下才末伎,又嬰恐懼痼病,雖欲慷慨攘臂,自同昔人,愈疏闊矣。」
反奮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