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驥櫪”。亦作“驥伏”。亦作:驥櫪驥伏。
⒈ 亦作“驥櫪”。亦作“驥伏”。猶老驥伏櫪。喻年老而有壯志。
引語出 三國 魏 曹操 《步出夏門行·龜雖壽》: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。”
宋 陸游 《百歲》詩:“壯心空似驥伏櫪,病骨敢懷狐首丘?!?br />宋 京鏜 《念奴嬌·次宇文總領(lǐng)游北湖韻》詞:“驥櫪難淹,鵬程方遠(yuǎn),大器成須晚。”
清 蒲松齡 《上健川汪邑侯啟》:“膏火燒殘,欲下牛衣之淚;唾壺?fù)羧?,難消驥櫪之心?!?br />清 林則徐 《送嶰筠賜環(huán)東歸》詩:“漫道識途仍驥伏,都從遵渚羨鴻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