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纻衣與縞帶。《左傳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﹝吳季札﹞聘于鄭,見(jiàn)子產(chǎn),如舊相識(shí)。與之縞帶,子產(chǎn)獻(xiàn)纻衣焉?!焙笠蛞浴袄偪c”為友朋交誼之典。
⒈ 紵衣與縞帶。
引《左傳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﹝ 吳 季札 ﹞聘於 鄭,見(jiàn) 子產(chǎn),如舊相識(shí)。與之縞帶, 子產(chǎn) 獻(xiàn)紵衣焉?!?br />后因以“紵縞”為友朋交誼之典。 南朝 宋 謝惠連 《相逢行》:“相逢既若舊,憂來(lái)傷人,片言代紵縞?!?br />《魏書(shū)·宗欽傳》:“道映儒林,義為羣表。我思與之,均於紵縞?!?br />清 曹寅 《題<楝亭夜話圖>》詩(shī):“交情獨(dú)剩 張公子,晚識(shí) 施君 通紵縞?!?/span>